地支因合化成功而产生的动克,计有六合、三合、三会三个大类别。
一、六合为:(计有6个)
1、(1)子丑合化成土克亥、子。(指丑土力大时克弱小的亥、子;力小时不为克亥、子。)(2)子丑合化成水克巳、冲克午。
也可论(1)丑中己土克亥中壬、冲克子中癸;(2)子中癸克巳中丙,冲克午中丁。
2、寅亥合化成木局克土。
也可论寅中的藏干甲木克土中的藏干土力。
3、卯戌(1)合化成火克金;(2)合化成木克土;(3)合化成土克水。
也可为引动合化什么五行,就可以论其中五行中的藏干本气克其它五行中的藏干本气。
4、辰酉合化成金克寅、冲克卯。
也可为酉中辛克寅中甲,冲克卯中乙。
5、巳申合化成水克火。
也可为引动合化成水的藏干、天干克火的藏干、天干。
6、午未合化成火克金,合化成燥土脆金。
也可论火的藏干克金的藏干。
二、三合局为(计有4个)
1、亥卯未三合成木局克土。
也可为引动合化成木的藏干、天干克土的藏干、天干。
问:三合局和戌土的作用关系如何?
答:
(1)这时的亥卯未三合成木局力量必然强大,(由于合化的条件造成的)外界(指大运、流年或远隔)的戌土不能合绊卯木,只为合动。
(2)三合木局本来就处于动态中,再加上合动,为动上加动。
(3)动的速度要视其力量流通转化的比例程度。
(4)但由于戌和卯为相克关系,木力也受损些,至于多大规模要视其戌土之力及流通转化的比例程度。
问:三合局和未土的作用关系如何?
答:这个未土是指三合局以外的另一个未土。是指大运、流年和没有合化较有力的未土,作用关系有两种:
(1)一为木力比未土力强得多,也可使未土合化成三合局中的。
(2)二为木力不比未土强多少,未土较有气了三,只为木局动克未土。
同理,天干上的木克土也可如此分析。
2、申子辰三合成水局克火。
也可为引动合化成木的藏干、天干克土的藏干、天干。
3、巳酉丑三合成金局克木。
也可为引动合化成木的藏干、天干克土的藏干、天干。
4、寅午戌三合成火局克金。
也可为引动合化成木的藏干、天干克土的藏干、天干。
三、三会局计有4个
1、寅卯辰三会成木局克土。
也可为引动合化成木的藏干、天干克土的藏干、天干。
本三会局和戌土及辰土的作用关系,原理同亥卯未三合成木局同戌、未的作用关系,但是三会局的力量要比同性三合局的力量大许多,因为三合局是同季节的同属性力量,气行专一,所以力量比三合局的力量要大许多。
2、巳午未三合成火局克金。
也可为引动合化成木的藏干、天干克土的藏干、天干。
3、申酉戌三会成金局克木。
也可为引动合化成木的藏干、天干克土的藏干、天干。
4、亥子丑三会成水局克火。
也可为引动合化成木的藏干、天干克土的藏干、天干。
四、注意问题
在以上六合、三合、三会中:
1、如果出现破局,便形不成合动。
2、如果没有出现破局,但也没有合化成功。但毕竟有三会局的形态,为力大的被合动,力小的被合绊、合克;但等走后天运时可成局。
3、合化成功后的动克包括紧密联系的天干和地支。
干支之间的相互的克性关系
第一方面本柱干支相克
有年柱、月柱、日柱、时柱计4个种类。同时又分为支克干和干克支的两大方面。(单柱干支间的克,单独对单柱来说,有动克性。)
一、支克干
支克干,也称为截脚,为阻碍、阻断天干之含义。计有14个
1、庚午柱。午中丁,为一般性的克。
2、辛未柱。未土在火性强时才为截脚,否则不为截脚。未中丁,与辛为冲克。
3、丙子柱。子中癸,与丙为冲克。
4、戊寅柱。寅中甲,与戊为冲克。
5、己卯柱。卯中乙,与己为冲克。
6、辛巳柱。巳中丙,与辛为合克。
7、癸未柱。未中己,与辛为冲克。
8、甲申柱。申中庚,与甲为冲克。
9、乙酉柱。酉中辛,与乙为冲克。
10、丁亥柱。亥中壬,与丁为合克。
11、壬辰柱。辰土在周围土力强时,方为截脚,金水强时不为截脚;辰中戊,与壬为冲克。
12、庚戌柱。与辛未柱原理等同。不同的是戌土含金力强,为生金力大;在火旺时,为丁火,只为一般化的克。
13、癸丑柱。与壬辰柱原理等同。丑中己,与癸水为冲克。
14、壬戌柱。戌中戊,与壬水为冲克。
二、干克支
干克支,也称为盖头;即压制、压住的含义,计有11个。
1、乙丑柱。乙与丑中辛为相冲克。
2、甲戌柱。甲与戌中戊为相冲克。
3、戊子柱。戊与子中癸为相合克。
4、庚寅柱。庚与寅中甲为相冲克。
5、辛卯柱。辛与卯中乙为相冲克。
6、癸巳柱。癸与巳中丙为克。
7、乙未柱。乙与未中丁为相冲克。
8、丙申柱。丙与申中庚为相冲克。
9、丁酉柱。丁与酉中辛为相冲克。
10、己亥柱。己与亥中壬为克。
11、甲辰柱。辰土在周围木力强时为根气,不为相克;只有在周围土力较强时方为相克。
甲与辰中戊为相冲克。
小结:
1、在本柱干支相克中,天干也可克地支;地支也可克天干。(本柱上下为具有动态性)
2、本柱干支相克具有的特性:(1)直接性;(2)力量也较强大;(3)速度也较快。
3、如果克方在外力引动下而有力动,便会形成动克。
二、本柱天干和临近地支相克
原理同生,请参照前述。
三、本柱天干和隔柱地支相克
原理同生,请参照前述。